中餐的餐前和餐后用饮料
酒水是用饮宴席的灵魂。无论接待什么地位的中餐客人、举办什么样的前和宴席,高级宴会、餐后结婚宴席、生日宴席、迎宾宴、庆功会、饯行、小聚等,都离不开酒水。有时候在宴席上,“喝”比“吃”更重要。
【餐前用饮料】
就餐前,中国人一般习惯饮茶或软饮料,且以饮茶者居多。至于软饮料,则主要是饮用碳酸饮料类和果汁类饮料。当然,也会有客人点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情形。大多数客人在选定一种软饮料后,在整个用餐过程中一般不会更换。
用餐时可供选取的饮料通常有茶类饮料(普洱、菊花、茉莉等)、碳酸饮料(可乐、雪碧、芬达等)和软饮料(各种果汁、矿泉水等)。一般而言,选取无酒精饮料的顺序是无糖的先、含糖的后;无汽的先,有汽的后。比方说:中餐厅一般会先奉茶给客人,待客人提出要求再上果汁、可乐等含糖饮料。
【餐后用饮料】
中餐习惯在餐后饮用茶水,因为茶水具有止渴、解酒和帮助消化的功效。根据中国许多地方的饮食文化传统和习惯,宴席上所斟的酒必须在最后一道菜(甜汤与甜点)之前“门前清”(即宾客要各自喝完自己杯中的酒),同时也宣告饮酒告一段落。此后一般不会再喝酒精类的饮料了,所以很少有人会喝餐后酒。但如果朋友相聚喝酒未尽兴,则应另当别论。
参加宴会不是单纯的喝酒,很多时候也是展示礼仪和修养的舞台,在选择酒水的时候千万不要因小失大,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好好考虑,要选出最恰当的酒水及饮料。对于同时饮用多种酒类的问题,同样让很多人困惑。中华民族讲究“人和”,太过于强调自己,就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,所以对于要求同时饮用多种类型的酒,大部分人通常不会强烈拒绝。另一部分人则认为,宴会中饮用多种不同类型的酒,会更容易醉,因此他们通常在宴会过程中坚持饮用一种酒。
所以,如果必须饮用两种以上的酒时,则可遵循这样的原则:低度酒先,高度酒后;清淡酒先,浓郁酒后;普通酒先,名贵酒后;干味酒先,甜味酒后;新酒先,陈酒后;有汽酒先,无汽酒后。
相关文章:
- 东风猛士M817正式开售:华为乾崑技术全栈加持,售价31.99万
- 车银优弟弟只在《刘QUIZ》登场4秒便成为话题 韩网:好优越的基因
- 终于来了! 《Ratatan》将于9月19日开启抢先体验
- Jennings says many critics of Smithsonian review praised destruction of statues
- 初一作文:爸爸的拿手菜
- 圣克拉拉造7倍冷平 足彩头奖开1注500万滚存294万
- 樱井政博纪念工作室成立20周年 近期会公布卡比新作消息
- 绵竹剑南春酒的历史
- 曝苹果正测试5G版MacBook Pro 或于年内问世
- 《忍者龙剑传4》确认亮相科隆展开幕夜 全新独家演示!